知識共享
Knowledge Sharing

跳動公差與其他幾何公差(二)
發(fā)布時間:2022-09-23
跳動公差是幾何公差中的綜合控制項目,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了解了軸向跳動公差與垂直度、平面度之間的相互控制關系。
附:《跳動公差與其他幾何公差(一)》
那么接下來我們來了解徑向跳動公差與圓度、圓柱度、同軸度(同心度)之間的相互關系。
01 徑向圓跳動與圓度、同軸度的關系
下表為GB/T 1182-2018中對徑向圓跳動、圓度及同軸度/同心度的定義。
根據(jù)國標中的對三者公差帶的定義,當我們需要控制一個圓柱的形狀和位置時,可以同時標注圓度及同軸度,也可以只標注一個徑向圓跳動。
由此可以看出徑向圓跳動是一個綜合性公差,可以同時控制圓度誤差、同軸度/同心度誤差。
其中徑向圓跳動與圓度的公差帶是半徑差區(qū)域,而同軸度/同心度的公差帶是直徑區(qū)域,那么他們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下面以一個軸類零件上標注了徑向圓跳動公差的例子來說明:
由于實際生產過程中,不可能加工出是理想的圓柱面,軸類零件的實際輪廓圓柱面是不規(guī)則的圓柱表面,圓柱面上必然存在圓柱度誤差(單個圓柱截面上存在圓度誤差)。
同時根據(jù)實際輪廓表面擬合的軸中心線相對于基準軸線存在同軸度誤差(單個圓柱截面上存在圓心度誤差),如下圖所示。
圓跳動0.1表示被測要素實際輪廓始終需要控制在與基準中心同軸的半徑差為0.1的兩個同心圓之間。
此時圓跳動可以控制圓度誤差,表示被測要素實際輪廓需要控制在寬度為0.1的環(huán)形公差帶內。同時也用于控制同軸度誤差,表示用被測要素實際輪廓擬合的標準圓的中心相對基準中心的同軸度需要控制在φ0.1以內。
02 徑向全跳動、圓柱度、同軸度
前面了解清楚徑向圓跳動后,那么徑向全跳動我們就很容易知道了,從一個截面擴展到圓柱面,徑向圓跳動是單個截面上的跳動誤差,徑向全跳動則是整個圓柱面上的跳動誤差,被測要素實際輪廓始終需要控制在與基準軸線同軸的半徑差為t的兩個同軸圓柱面之間。
在與其他幾何公差的關系中,徑向圓跳動綜合控制圓度、同軸度,那么徑向全跳動可以綜合控制圓柱度、同軸度誤差。
03 尺寸鏈計算
對于軸類零件規(guī)定徑向圓跳動或全跳動公差,既可以控制零件的圓度或圓柱度誤差,又可以控制同軸度誤差,尺寸鏈計算時,需要根據(jù)計算要求的不同,按照不同計算原理來處理。結合上一篇跳動公差的文章內容,主要有以下計算規(guī)則: